bat365官网登录入口
【基本情况】bat365官网登录入口,于1999年由上海工业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大学、上海工学院的相关院系合并组建而成。最早的学科专业可以追溯到1960年。如今的bat365官网登录入口下设三系一所一中心,包括材料工程系、电子信息材料系、高分子材料系、材料研究所与复合材料研究中心。学院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冶金工程”2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8个学术型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有色金属冶金、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2个专业型硕士学位授予点(材料与化工、电子信息)和7个本科专业(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物理、电子科学与技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拥有省部共建“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中心(成员单位)、“材料复合及先进分散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上海市高温材料及构件专业技本服务平台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学院主要承担材料和钢铁冶金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两个学科系统的本科、硕士、博士及博士后阶梯式人才培养,是上海乃至全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前沿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院现有教职工276人,其中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01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9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12人、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的比例达42%。目前学院拥有院士6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2人,省部级高层次人才62人。学院在读学生2332人,其中本科生658人,研究生1674人,包括博士生334人和硕士生1340人。学院实验室设备原值4.05亿元,房屋建筑面积4.93万平方米。(截止2023.6数据)
学院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国家发展战略中成就一流bat365官网登录入口。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建设良好实验体系,形成科学完整的教学与科研管理机制,为社会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公民意识、人文情怀、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并能应对未来挑战的材料与冶金人才。在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工程应用等方面,服务材料上下游行业,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党建工作】学院党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严格做到“五个到位”,积极践行“党建+”理念,不断探索党建工作的机制体制创新。构筑起以“党委全面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师生民主参与”的党务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工作机制,优秀集体和个人不断涌现。特殊钢精炼教工党支部成为全国样板支部培育单位、上海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获得“上海市攀登计划样板支部”、“上海市党支部建设示范点”称号;材料研究所领衔成立的老刘工作室获得上海市“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称号;复合材料研究中心获“上海市教育系统三八红旗集体”。学院教师被上海市教委记功嘉奖,获得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楷模、上海市五四青年奖章、上海市脱贫攻坚嘉奖、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优秀党务工作者、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学院师生深入抗击疫情一线,大批师生在学校与社区中担任防疫志愿者,展现学校料人的风采与担当。
【学科介绍】学院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冶金工程两大学科,两学科均为国家双一流学科“机械工程”支撑学科、上海市一流学科(B类),先后入选上海市高校一流学科建设计划、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和上海市高水平地方大学试点建设计划。世界软科排名中,冶金工程学科跻身全球40强,是上海大学唯一跻身百强的学科。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发布的第二届中国学科评级中,冶金工程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分别入选A+和A。2022年“材料科学”新晋ESI全球前1‰学科,是上海大学第二个进入全球前1‰的学科。新增“军用关键材料”国防特色学科,是学校仅有的三个国防特色学科之一。
学科服务于国家和上海市“十四五”战略规划和需求,结合学校 “五朵金花”创新高地建设,立足金属、无机非、高分子三个方向,创新引领发展,面向未来、聚焦特色、促进交叉、打造高峰。将在金属材料及冶金新技术、生物材料、磁性材料以及军工材料(碳碳复合材料)四个特色研究方向,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整合、融合各类发展资源,建设多方向交叉的高水平科研团队集群,充分发挥学科在高品质特种钢与冶金新技术、高性能合金、碳基复合材料、光热电转换材料和生物智能材料等方向优异的研究基础,发挥创新协同效应,致力于建设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产学研特色鲜明的新材料科研创新高地。
【人才培养】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教育理念,全面践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理念,构建“辅导员—学业导师—专业导师”的全员导师梯队,保障“bat365官网登录入口的教师人人是导师,bat365官网登录入口的学生人人有导师”。学院强调对学生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构建了涵盖本硕博、博士后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学院设立了上海大学创新工作室,是上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基地。学院积极探索依托重大项目组、重点团队和专业教研室,将学科特有的平台优势、突出的团队优势、人才优势转化为科创人才培养的资源。通过开展“创新创业项目”、“材料创客+”、“科技创新与创业训练营”等项目养成强国人才。bat365官网登录入口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在“挑战杯”、“互联网+”、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等创新创业竞赛中屡获佳绩。近五年,获得国际奖项3项、国家级奖项100余项、省市级奖项60余项。
学院持续推进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获批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金属材料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冶金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个上海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子科学与技术),“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该专业也是第一批获批建设的本科“双万专业”。学院大力推进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带头编著“材料”和“冶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是首批“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领航计划”所属“领航学院”,其中学院先进凝固技术中心教学团队入选“上海高校课程思政领航计划”所属“特色改革领航团队”,另有13门课程入选“精品改革领航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上海市双一流课程建设6门,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12门,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改项目1项;出版教材13本,其中十四五规划教材1本,获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划教材立项2部;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学院积极拓展校友、名企等育人资源,争取校友、企业为学院捐赠奖助学金助力人才培养,2022年度共收到社会捐赠485万元,资助学生600余人次。学院积极进行学生生涯规划指导、联动校友企业等资源(目前已签约43家大学生实践基地),切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学生就业去向良好,连续多年就业率达到98%以上,学院多次荣获上海大学就业工作卓越集体。
【科研工作】学院瞄准国家、长三角区域和上海重大战略规划和需求,近年来,承担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教委、企事业横向等项目300多项/年(其中国家级科技项目“十三五”重大专项1项,上海市地方高校牵头获得的唯一“两机”重大专项基础研究项目1项),科研经费总量连续三年超过两亿。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其他省部级科技奖项近十项。2018-2022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80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90余篇。
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围绕产业需求,制定立足长三角、辐射内陆的科研发展战略,探索和实施政-产-学-研-用-媒的新型合作模式。分别与中国冶金报社、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氢冶金研究中心、宝武集团、河北龙凤山铸业、敬业集团、上海汽车、美国华瑞、华力半导体等30多家媒体和企业以及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河北等近20个地方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区域产业研究院或创新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学院目前共建校地、校企产业技术研究院10多家,工模具钢、电磁场下高性能铜合金制造、碳纤维预制体复合工艺等多项技术实现千万级别成果转化,助推地方经济和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学院科研发展和企业技术进步的“共赢”。 研究成果成功用于固体火箭发动机、核岛设备、枪械等战略装备和建筑设施、防疫材料、辐射监控、生物医疗器械等重要民生领域。
【对外交流】学院积极响应上海大学深入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体制机制的综合改革,不断优化和完善学院国际合作网络,积极寻求高水平合作院校、科研机构和跨国企业,以组建“111”引智基地、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形式,通过国际学术会议、合作研究并共同发表成果、短中期联合培养及学科竞赛等途径,开展实质性交流与合作,贯彻推进学校“重点合作伙伴”的发展路线和行动计划,拓展并落实国际合作。目前,学院拥有“现代冶金与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引智基地)、科技部“纳米复合功能材料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以及6个国际联合实验室。国际或地区合作伙伴包括美国罗格斯大学、美国普度大学、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英国拉夫堡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法国国立贝尔福-蒙比利亚工程技术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日本东北大学、俄罗斯科学院(普通物理研究所、冶金和材料所)、俄罗斯金融与技术大学、中国台湾大学、中国台湾成功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以及美国肯纳技术公司、瑞典山特维克材料科技公司、瑞典SSAB钢铁公司、俄罗斯复合材料科研生产联合体(隶属俄罗斯航天集团)等跨国企业。近五年来,学院举办/协办上海材料前沿论坛(SHMat)、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国际会议(IEDE)等重要国内国际学术会议50余次;师生做大会/邀请报告年均80余人次;学科成立了“先进材料国际化创新实验班”,完成首届学生招生并已开展教学;以“3+1+1”本硕联培项目、海外课程学期、海外毕业设计、海外实习等方式与英国、新加坡、法国、美国、日本等高校开展国际交流,在校生出国(境)学习交流年均50余人次,合作发表论文100余篇。